第七十章新颖的想法

此法不错,重在稳妥。

“爱卿有心了,不知还有何人有何想法,大可直接说出。”李世民赞许的点点头,不愧是丞相。

灾情稳定之后,国家再有条件地向灾民贷借粮种、生产工具乃至田地,以便让灾民们恢复生产,自力更生。

如此灾情算是彻底过去了,免除灾区百姓几年的赋税钱粮。用不了几年休养生息,以后一切又都回归于平静。

这方法甚好,把一切都考量进去了,可听了顾长卿的想法,他想要做的就不仅局限于此。

没听到全部过程又该如何操作的话,李世民心里没招没落的。

【有房玄龄的方法在前,谁还敢瞎逼逼。李二这话纯属多余。】

顾长卿冷哼,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办法好,不过如果说出来的话,李二派遣他去做,那就太麻烦了。

李世民面色一青,撇了眼下手的官员见他们纷纷摇头,开始赞许房玄龄的方式如何如何好。

心里燃起一股无名怒火,气不打一处来。难道他手底下就养了房玄龄一个,到了关键时候只有他能出谋划策,别人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看来得再开科举娶贤纳士,把这群没用的家伙全部都赶下,赶回老家种田。

李世民不禁有些烦躁却仍不死心的询问,“剩下的亲家难道一点办法也想不出吗?就算是不如丞相,好歹也该有个方法应对,不至于束手无策。”

听了这话,大臣们越发沉默。

顾长卿则垂头憋笑,【哈哈哈,李二简直是最惨的皇帝,实锤。武将们是抓心挠肝的,想不出合理的应对办法,文官低下头,平时个个舌灿莲花,巧舌如簧能把对手怼到泣血而亡,现如今一个赛一个的沉默。】

“皇上所言极是,身为朝臣,自当对于这些事情,心有沟壑,不至于束手无策,只不过老臣仍有一丝怀疑,是否是老臣的方法还有纰漏?”

房玄龄仰头好奇的眨眼,他这方法是能起实效的,陛下此言是否是心中早有了更好的办法,这才看起对他的法子不满意。

【这方法年年都得来,还得看着水利,万一是被人偷工减料了,那辛苦就白费了。】

顾长卿撇撇嘴,不以为然。

这方法的弊端在但是好处也仍是不可忽视,虽说每年朝廷给钱给粮仍是救灾的主力军。

可朝廷并不是年年都有钱年年都大丰收,士农工商。现如今是看老天爷的面子赏饭的日子。

根本经不起这么玩。

要是再来几个灾祸,国家肯定最先出面的。出钱出粮到了必要的时候还得出人,就这么虚耗下去,迟早得要国库空虚。

李世民听到这话原本想着实在打探不出顾长卿那下水道的来历,拿着房玄龄顶一阵,等水再过去再循序渐进地弄下水道。

但听他这么说顿时泄了气,原来这好方法,在顾长卿看来竟是这样脆弱容易被击垮。

【还是排水的方法更好一些,按照规格挖出长长的沟壑铺设陶管,管道相连,把水给引出去。明沟暗渠这种多多益善,要是降雨量多了也可以用来储水,预防水灾。】

挖沟埋管,这个倒是没人想过。

李世民惊喜的站起身同时宣布了,“按照丞相的方法,先安抚灾民。可每每遇到水灾只知道兴修水利工程也不妥,朕心中隐隐有个设想。”

这怎么也比修水利要便宜些,许只是烧制陶管。

房玄龄顿时心中了然,果然是皇上心中已然有了想法,只不过是想要抛砖引玉两相对比。

对于天灾人祸,他们自然是没有能力阻止的,可若是能够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此事,他心中自然是乐意之至。

李世民洋洋得意的把顾长卿的想法说了出来,烧个陶管对于工匠来说并不费事只不过要考量怎样的导管能够经历岁月,长久的发挥效用。

两个方法同时进行,若是铺设管道,走地下管道排出积水真的有用的话,那就不只是适应于水灾,对于下暴雨或者地面有积水时皆可适用。

此法妙哉!

“陛下乃是人中龙凤,所思所想,皆是微臣远远想不到的,未曾想到的方法更是不可及陛下万分之一。”房玄龄敬佩的俯下身。

一众文臣武将顶着亮晶晶的眼神,注视着他们的陛下发自肺腑的感觉到自豪。

此法有用,那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

李世民扬着头,心里止不住的得意。看着众臣朝拜的目光,颇有一种又登基走上人生巅峰的感觉,有了顾长卿这个隐形智囊,大臣们看他的目光,那是一次比一次炽热。

让他都有些舍不得顾长卿这个活宝,就算那家伙嘴里经常吐不出象牙但这可取之处还真就是多的让他做不到下令杀顾长卿。

【李二的想法怎么和我的差不多?算了算了,聪明人的看法都是一样的。】

顾长卿虽然疑惑,但也没往别处想只能想些话安慰自己,跟着这群大臣们山呼万岁。

到了退朝时,李世民也没有半点松懈,点名让房玄龄和那个。文臣以及顾长卿到御书房。

有些事他还需得审一审顾长卿,不过在此之前,得先把房玄龄和文臣的事来一番了结。

有这两人挡着,盯着顾长卿的目光也就没那么多。可谓是两全其美。

【你要把人叫过来喝茶,搞得比班主任还吓人,结果半天见不到人,架子摆的挺大。是皇帝都这么摆谱吗?】

顾长卿忍不住吐槽,虽说有坐的位


状态提示:第70章 新颖的想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